I S B N:9787512041066
编 著: 彭程
出版社: 线装书局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0年8月
定 价:24500.00
印章艺术是华夏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一般以篆书入印,所以又称篆刻艺术。印存印谱是汇集玺印和篆刻家创作的图谱,可供人鉴赏、临写,是研究篆刻发展史、文字学、史学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有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印谱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宣和印谱》《复斋印谱》等,但据考目前已经失传流失,我们后人没有机会再一睹北宋徽宗时期的印存印谱的芳容,以及它所展示的中国古代篆刻艺术的风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本书裏所收集的《集古印谱》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印谱,为明代隆庆时期的顾从德编辑于一五七二年,共六册,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收藏及他人所藏的印章,其中收録的玉印一百五十余枚,铜印一千六百枚。《集古印谱》开创了原印钤盖拓谱的先河,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在明万历三年,公元一五七五年也就是出版后的第三年这套印谱再次增补,玉印增加到二百二十余印,铜印增加到三千二百余枚。《集古印谱》在题列编排、用笺规格、译文考证等方面都极其细致,为以后的印谱形制奠定了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整理编辑收入了由浙西的丁仁、高时敷、葛昌楹、俞人萃四人于丁丑吴淞战役后将所藏的汇辑了明代文征明、文彭夫子至清达受、赵莲及二百七十三家印人的一千九百余方印章汇集而成的印谱以“浙西丁高葛俞四家藏印集拓廿又一部己卯春成书”二十一字序之,这些形制各异的印存包含了历史长流裏无尽的细节,一枚看似平凡的印章,往往能证明一件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事。
古代印谱由于用纸、编辑和印制极其考究,其本身就是古籍善本;更由于手工钤印,其拓谱不易所造成的存世量之罕,成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大多以孤本存世,因此具有极大的文献史料和文化传承价值。
《秦汉印统序》 (明)李维桢撰P1-68
《古今印则序跋文》 (明)程远纂述P69-88
《集古印薮》(一) (明)王常编,顾从德校P89-276
第二册:1-282
《集古印薮》(二) (明)王常编,顾从德校P1-174
《甘氏集古印正》(一) (明)甘旸辑P175-282
第三册:1-300
《甘氏集古印正》(二) (明)甘旸辑P1-258
《印正附说》 (明)甘旸述,刘光校P259-300
第四册:1-276
《酣古集印谱》(一) (明)苏晓纂
第五册:1-262
《酣古集印谱》(二) (明)苏晓纂P1-100
《古今印史》 (明)徐官撰,陈诗教,沈德先校P101-176
《二程印谱》 (明)程远、程大年篆P177-262
第六册:1-278
《雪渔印谱》 (明)何震纂P1-78
《古今印例》 (清)曾寸斋著P79-216
《秋水园印谱》 (清)陈炼篆,张维沾校P217-264
《秋水园印谱印说》 (清)陈炼撰P265-278
第七册:1-334
《问奇亭印谱》 (清)陆廷槐辑P1-334
第八册:1-302
《养正楼印存》(一) (清)孟介臣、周佳篆
第九册:1-286
《养正楼印存》(二) (清)孟介臣、周佳篆
第十册:1-280
《飞鸿堂印谱》(一) (清)汪启淑鉴藏,金农、丁敬校定
第十一册:1-300
《飞鸿堂印谱》(二) (清)汪启淑鉴藏,金农、丁敬校定P1-168
《印学集成》 (清)李镛纂P169-260
《十八罗汉尊名古砖印玩》 (清)俞鸿顺辑P261-300
第十二册:1-266
《强勉斋印谱》 (清)曹世模P1-266
第十三册:1-338
《小石山房印苑》(一) (清)顾湘辑
第十四册:1-300
《小石山房印苑》(二) (清)顾湘辑
第十五册:1-304
《学山堂印存》 (清)顾湘辑P1-224
《李王家印谱》 佚名纂P225-304
第十六册:1-270
《苍莽独立楼印选》 (清)孙思敬撰P1-194
《松香馆印谱》 砚湖收集P195-236
《印谱》 董泉藏P237-270
第十七册:1-290
《丁丑劫余印存》(一) (民国)丁辅之等人辑
第十八册:1-294
《丁丑劫余印存》(二) (民国)丁辅之等人辑
第十九册:1-284
《丁丑劫余印存》(三) (民国)丁辅之等人辑
第二十册:1-302
《丁丑劫余印存》(四) (民国)丁辅之等人辑
第二十一册:1-336
《博山居印谱》(一) 佚名撰
第二十二册:1-322
《博山居印谱》(二) 佚名撰P1-138
《古铁山房印谱》 佚名辑P139-184
《白眼居士印谱》 佚名撰P18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