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 全38册
I S B N: 9789887964704
编 著: 彭程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定 价:45000.00
《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
一,近代日本对华调查与研究
中国古书云:“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但即便是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对彼此双方的了解也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既有兵戎相见的黑暗时刻,也有友好相处的甜蜜时光,两国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是友好相处的基础。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开始图谋对外侵略和扩张。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之间国家关系进入由摩擦频发走向战争的历史阶段,日本开始对中国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出版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的文献和资料。民国元老、近代思想家戴季陶曾经感叹到:“‘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日本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可以概括为范围广、程度深。范围广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主体的范围广,二是研究内容的范围广。日本研究中国的主体包括了官、学、研三个体系。官是指政府投资的研究机构。日本政府中的外务省、防卫省、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警视厅警备局和公安调查厅等都从各自的领域、职责对中国进行研究,外务省和防卫省几乎每年都会拨出大量资金委托民间研究机构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对华专题研究。学是指大学,也是日本研究中国的基地。著名的大学有许多终身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教授,也有专门研究中国各方面问题的专家。研是指独立法人研究机关。民间除了有诸如日本中国学会、现代中国学会等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一些大企业中都设有中国部。这种官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效率高、成果多。
在这三个体系所构成的研究主体关注之下,日本对中国进行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仅仅在大学里,研究中国的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朝廷制度到客家语言等诸多方面;专家研究的问题则覆盖了政治问题、宗教问题、妇女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粮食问题等方面。
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来,日本先后成立了以东亚同文书院和满铁调查部为代表的多个情报机构,对中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东亚同文书院是由日本在1901年创立于上海的以进行“中国学”研究为专务的高等间谍学府。书院在1920年之前只招收日本学生,组织历届学生对中国进行的长达四十余年实地调查,旅行线路700余条,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所有省区,内容涉及地理、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成果除了作为毕业论文的第一手调查报告书,还有各考察小组的大量考察报告,均作为当时日本对华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1907年到1945年,满铁调查局在中国国内进行了三十余年的间谍活动,其提供的情报都是为了日本侵略者提供“立法及行政上的参考资料”。这些报告总共整理出1万多份调查报告,各种调查资料与报告多达6万多种,670万页,蔚为壮观。正因为日本对中国研究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人们大多将其比喻为用显微镜来看中国。
2019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曾出版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一书,该书主要是体现近代日本对华进行各种调查类的数据资料,包括调查和统计资料等,其性质属于为日本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提供基础性情报资料,而《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编辑重点是收入和整理了大量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政府、学界、科研机构对中国“满蒙”地区进行研究的学术类方面的历史文献。希望可以为广大学者和专家从另一个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历史,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现状提供帮助。
本书收集了四十一种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由日本学者和机构撰写的有关对“满蒙”地区研究的各类文献,汇集成《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一书,为保持历史文献全貌,全部原文影印出版,内容涉及当时“满蒙”地区的历史、经济和地理等方面。
二,主要内容
从这些书籍的完成或出版时间来看,上至清末的1906年,下至日本战败的前一年1944年,前后跨度近40年。以九一八事变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部分。
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文献共计19部,其大致内容如下。
1,《外蒙古视察复命书》:该书于1906年由外务省政务局编纂而成。主要记录的是“外蒙古乌利雅苏台考察员草政吉奉外务省之名,于1905年7月20日从北京出发,之后到达张家口,8月2日离开……37天后到达库伦。半个月后离开库伦,16天后,即10月10日到达乌利雅苏台。之后以此地为根据地,南从三音诺颜汗到西北的索果克、东从库伦到西部的科布多,竭尽全力进行考察”。
2,《蒙古行》:该书成书于1906年,是鸟居君子的蒙古游记,被誉为“日本女性单身前往满蒙,实乃当世罕见罕闻……这些内容曾经在报纸上连载过”。
3,《蒙古视察复命书》:该书开门见山指出本书的缘起:“樱井好孝于1905年5月奉外务省密令,从新疆前往蒙古地区进行旅行和考察。之后返回日本,旅程长达两万多华里”,并于1907年完成书稿。该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蒙古之部;二是新疆之部。主要介绍了作者在这两个地区的所见所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花了相当篇幅介绍了俄国在这个地区的动向。
4,《蒙地》:该书于1913年由满铁调查课编辑而成,论述了东蒙哲里木盟土地的基本情况,包括相关法律、习惯、垦荒、土地交易情况等。
5,《东蒙调查报告》:该书于1914年完成,基于“以石光大佐为首的蒙古旅行团于1914年的现场调查”,由“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各委员调查、编纂而成。在介绍了旅行团的“旅行经过”之后,介绍东蒙地区的军事、工商业、交通、矿业、农业、畜牧业、风俗·宗教·教育、卫生等。
6,《东蒙》:该书于1914年由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而成,其目的是“欲唤起我国上下对经营满蒙的关心”,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部情况、简史等方面介绍了东蒙地区的情况。
7,《东蒙概况》:该书于1915年由参谋本部编纂而成,其目的是“以资我国国民来此开发”,主要内容有气候、人口、风俗、宗教、各旗、蒙古人与汉族移民关系、交通、商业、主要城市、农业、郑家屯附近的情况、洮南附近的实业调查、锦县地区的矿山、吉林省的森林、内蒙的统治机构、北京Gusset报对日本对“满”政策的批评。
8,《“满蒙”调查复命书》:该书于1915年由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编纂而成,首先简单介绍了“满蒙”地区的货币、度量衡。其次是一部题为《洮南地区调查复命书》的报告,主要内容有洮南地区的地理、畜牧业、农业、工业、矿业、商业、金融业。
9,《殖民地总览之蒙古》(第二卷):该书于1917年由东京电报通信社社长山川晴月撰写。作者认为:“开发未开垦的地方,让当地居民泽被文化,这是文明先进国家道义上的责任,无论从地理来看,还是从人种来看,日本国民是开发蒙古最为合适的”。主要内容有总论、地文地理、人文地理、各部情况、旅行感想等。
10,《库伦概况》:该书于1918年由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业务课编纂而成。主要内容是关于库伦地区的各项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城市、人口、交通、通信、气候、商业、金融、矿藏等。
11,《走向大陆:“满蒙”游记》:该书于1918年由日本人真继义太郎撰写,是一篇蒙古、“满洲”和朝鲜的游记。因为作者主要以一介民间人士的身份进行考察,因此注重细节,比如有“吉长边界的花柳界”、“参观奉天皇宫”、“大连的大豆于豆粕”等。
12,《库伦旅行报告书》:该书成书于1920年,主要内容是该课职员从张家口出发,分为五路前往库伦,沿途的所见所闻。
13,《蒙古见闻记》:该书于1920年由日本人真继云山撰写而成,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按照旅行区间介绍了作者在蒙古的所见所闻,下编则是作者的旅行日记及感想。
14,《关于蒙古》:该书成书于1926年,主要论述了外蒙的各类事项,包括独立运动始末、国民政府的最高机构、国民政府的内政、国民政府的军政、国民政府的经济、国民政府的法治、交通、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教、党派、国民政府的外交、国民政府的社会文化政策。
15,《图什业图王旗概况》:该书于1927年5月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该旗的沿革及政治基本情况、地理、经济基本情况、农业情况、畜牧业情况、地质情况、治安、卫生,以及周边的情况。
16,《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该书于1927年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介绍东部内外蒙古地区的商业沿革、中国商人的商业情况、外国商人的商业情况、贸易、商业习惯、物资集散与运输情况、贸易市场、商业机构等。
17,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三编):该书于1927年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介绍了东部内外蒙古地区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医疗卫生、各类疾病、饮用水等。
18,《从西伯利亚到“满蒙”》:该书由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鸟居龙藏一家(含龙藏的妻子鸟居君子、女儿鸟居幸子)撰写,于1929年出版,记录了鸟居出于人类学考察的目的,于1928年4月12日到7月13日之间,从西伯利亚到“满蒙”的旅程。
19,《再访“满蒙”》:该书成书于1931年,记载的是鸟居龙藏、鸟居君子夫妇二人于1930年的“满蒙”游历的所见所闻,游历的目的在于“欲研究辽代的文化(尤其是石器时代,即史前时期)”。主要内容有“满蒙”探查旅程、此次“满蒙”探查获得的考古学成果、关于辽代壁画、25年前的蒙古与今日蒙古、“满蒙”的风俗与生活。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文献共计22部,其大致内容如下。
20,《蒙古之旅:奔向遍布羊群的蒙古大草原》:该书于1933年由大亚细亚会会长今村忠助撰写而成。其内容是“受到参谋本部俄国课桥本中佐的鼓励,于1927年夏手持海拉尔特务机关寺田少佐册介绍信”,所进行的游历。
21,《“满洲国”历史》:该书于1933年由日本人矢野仁一撰写。该书主要从历史角度歪曲“满洲”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辩护。
22,《布里亚特蒙古全貌》:该书于1935年由善邻协会调查部编纂而成。该书把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定位为日苏战争中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区域,从版图及面积、地势及地质、气候、人口及种族、动植物、教育及文化建设、产业、商业、交通运输、财政等方面对布里亚特蒙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23,《“满洲”农业资源调查报告》: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概述立足于开发和掠夺“满洲”的农业资源,由四部调查报告组成,其分别是:《泰来县、扎赉特旗、兴安岭麓、龙江县农业调查报告》、《农安、扶余地区农业调查报告》、《间岛地区、珲春、凉水泉子方面农业调查报告》、《以景星为主的扎赉特王府、苏鄂公爷府、阿立各图地区农业调查报告》。
24,《“满洲”林业方策》: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其基于吉黑两省林矿借款协议讨论了如何获取和扩大在“满”的林业方面的权益,着眼于通过鸭绿江采木公司与大同林业公司等具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公司,来掠夺“满洲”的林业资源。
25,《“满洲”运河及水利计划方策》: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该书在概述了“满洲”的水利设施之后,罗列了《南满运河计划案》、《南北满洲联络运河工程计划案》、《饮马河贮水池设置要纲》、《南满水利计划案及说明书》、《松花江沿岸电化计划书》等各类相关计划。
26,《“满洲”产业开发与工农状态》:该书于1936年由日本人桥爪贯一撰写。桥爪立足于“国防资源”的开发,主要论述了“满洲”工人的现状,兼论当地农民的情况。主要从工人的构成、入满原因、入满川资、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效率、劳动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满洲”工人的情况。
27,《阿荣旗概况》:该书于1936年由蒙政部调查科编纂而成。该书从地志与风俗、地方制度、财政、警察治安、传统产业、手工业、交通、商业及金融、教育及宗教、社会事业、卫生等诸方面介绍了当时隶属于“兴安东省”阿荣旗的情况。
28,《外蒙概况——外蒙的变迁与苏联侵略外蒙》:该书于1936年由“满洲事情案内所”编纂而成。其主要内容是“简单记录了外蒙的全貌,详细介绍了外蒙与苏联的关系”。
29,《“满蒙”民族志》:该书于1936年由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其分为“前编”与“后编”,前编主要介绍了“辽东及朝鲜各民族”;后编主要论述了“辽西及东蒙地区各民族”。
30,《内蒙古实地踏查报告》:该书成书于1937年8月,记载的是“作为首次尝试,外务省派遣精通中国边疆事务的驻张家口领事馆池田书记官”,从1936年10月10日到1937年5月3日期间实地踏查内蒙的情况。
31,《华北·西伯利亚·蒙古》:该书成书于1938年,目的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防范北面的苏联,由日本经济地理研究所编著而成。该书主要介绍了“满洲”周边地区,即华北、西伯利亚、蒙古的经济地理情况。
32,《蒙古马政史》:该书于1938年由日本人吉原公平撰写,主要论述了匈奴、成吉思汗、窝阔台及蒙哥、忽必烈、铁木耳等各个时期内外蒙古的马政历史。
33,《“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该书于1939年由日本人八木奘三郎撰写。八木考察了辽阳、抚顺、大连、赤峰、锦州、凤凰城等60余座“满洲”城市的历史沿革。
34,《“满洲”历史地理》:该书于1940年由满铁调查部编纂而成。主要论述了“满洲”在汉代、三国、晋代、南北朝、隋唐、渤海国等各时期的区域沿革、历史地理。
35,《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巴彦塔拉盟集宁县)》:该书于1940年由“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产业部农林课编纂而成,主要采取“户别调查”与“一般调查”的方法,对巴彦塔拉盟集宁县农村的土地制度、佃租关系、农村金融、物资配给、农民负担等方面展开调查,最终形成该调查报告。
36,《“满洲”的农业气象》:该书于1941年由日本人村越信夫撰写。该书认为“‘满洲’不仅是一个对内的农业国家,而且还肩负着向东亚共荣圈供应粮食与原料的重大使命”,介绍了大气、日照、辐射、温度、湿度等有关农业的气象知识。
37,《“满蒙”拓殖事务调查报告书》:该书于1941年由拓务省拓北局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1940年8月到11月拓务省拓务技师山田武彦、技手西畠宽、技手关谷阳一、技手皇睦夫等人的调查内容”。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 总论篇;第二部 西部蒙疆篇;另有一些附图。“总论篇”的内容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经济状况。“西部蒙疆篇”的内容有概述、拓殖事务、农业实态概观、农村情况概观、拓殖这一地区的各项问题。
38,《呼伦贝尔地区牧野植生调查报告》:该书于1942年由满铁调查部编纂而成。记录的是从1940年8月中旬开始,花费约40天,对呼伦贝尔地区的草场植被、自然环境,尤其是畜牧业展开的调查。
39,《蒙疆的经济》:该书成书于1942年,对内蒙经济情况的概论,重点在于畜牧业与矿藏的现状及将来的掠夺等。
40,《“满洲”农村记》:该书于1943年由日本人板谷英生撰写。作者于1942年夏季到秋季,在朝鲜与“满洲”地区考察农村的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地区是否落实了日本的“亚洲指导思想”。
41,《“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该书于1944年由日本人冈川荣藏撰写。为了在“满洲”荒地上建设“开拓农村”,制定了“拓殖计划”,从农村经营的角度论述了该计划的实施方式以及经营组织等。
另有一部成书时间不详,其内容如下。
42,《东蒙志(书稿)》:该书未公开刊行,其立足于“‘满蒙’物资的调查”,对东蒙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各部情况、宗教及教育、风俗、“殖产兴业”、交通等进行了调查。
三,主要价值
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在于:
1.揭露日本对华的文化研究服务于侵略
日本各界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中国进行全面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侵略和统治中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图谋已久,他们针对中国所进行的各地地志研究,从启始至今已达百年。当时日本对中国进行各地地志的研究,完全是为发动侵华战争而作的必要准备。以本丛书选编的《蒙地》、《满洲历史地理》《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为例,这些有关当地地理、天文气候、经济、人文等各项情报,都是直接用于军事的作战资料。
2.展示日本侵华后的掠夺的本质
日本在侵占中国部分领土后,开始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为此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各地资源的文献,并提出了各种具体的相应对策,在《“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 “满洲”林业方策》书中,也对“满洲”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统治东北地区农村和掠夺东北林业资源的策略。
3.有助于增强对“满蒙”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有关“满蒙”地区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日本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与日本近代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步。上古以来的二千年中,日本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由此诞生了被称为“汉学”的学问。“汉学”以儒学为中心,此外还包括诗文等知识,它对近代以前的日本知识分子来说是必须的教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大约半个世纪之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满洲”历史地理》、《“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等文献,其中大部分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我们学术界全面系统研究“满蒙”地区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是我们编辑这套文献的初衷之一。
在此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这套书有不小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但必须看到其局限性。因为有些书是直接为日本侵华服务的,因此难免有一些歪理邪说,而这些歪理邪说并不代表编者及出版社的立场。我们原文出版,可以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些“靶子”,学界可以对其部分观点展开批判。此外,我们亦可以藉此窥知当时日本文化人的观点与立场,知晓日本政府及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书也是日本侵华的证物,提醒我们勿忘那一段民族蒙难的历史。
2017年1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习近平说,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拂拭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勿忘历史,珍惜现在,今日的和平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牢记历史教训,对于历史文献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坦诚面对历史,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才能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提供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使得本丛书得以顺利出版。
中国古书云:“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但即便是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对彼此双方的了解也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既有兵戎相见的黑暗时刻,也有友好相处的甜蜜时光,两国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是友好相处的基础。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开始图谋对外侵略和扩张。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之间国家关系进入由摩擦频发走向战争的历史阶段,日本开始对中国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出版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的文献和资料。民国元老、近代思想家戴季陶曾经感叹到:“‘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
日本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可以概括为范围广、程度深。范围广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主体的范围广,二是研究内容的范围广。日本研究中国的主体包括了官、学、研三个体系。官是指政府投资的研究机构。日本政府中的外务省、防卫省、国土交通省、经济产业省、警视厅警备局和公安调查厅等都从各自的领域、职责对中国进行研究,外务省和防卫省几乎每年都会拨出大量资金委托民间研究机构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对华专题研究。学是指大学,也是日本研究中国的基地。著名的大学有许多终身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教授,也有专门研究中国各方面问题的专家。研是指独立法人研究机关。民间除了有诸如日本中国学会、现代中国学会等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一些大企业中都设有中国部。这种官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效率高、成果多。
在这三个体系所构成的研究主体关注之下,日本对中国进行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仅仅在大学里,研究中国的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朝廷制度到客家语言等诸多方面;专家研究的问题则覆盖了政治问题、宗教问题、妇女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粮食问题等方面。
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来,日本先后成立了以东亚同文书院和满铁调查部为代表的多个情报机构,对中国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东亚同文书院是由日本在1901年创立于上海的以进行“中国学”研究为专务的高等间谍学府。书院在1920年之前只招收日本学生,组织历届学生对中国进行的长达四十余年实地调查,旅行线路700余条,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所有省区,内容涉及地理、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成果除了作为毕业论文的第一手调查报告书,还有各考察小组的大量考察报告,均作为当时日本对华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1907年到1945年,满铁调查局在中国国内进行了三十余年的间谍活动,其提供的情报都是为了日本侵略者提供“立法及行政上的参考资料”。这些报告总共整理出1万多份调查报告,各种调查资料与报告多达6万多种,670万页,蔚为壮观。正因为日本对中国研究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人们大多将其比喻为用显微镜来看中国。
2019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曾出版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一书,该书主要是体现近代日本对华进行各种调查类的数据资料,包括调查和统计资料等,其性质属于为日本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提供基础性情报资料,而《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编辑重点是收入和整理了大量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政府、学界、科研机构对中国“满蒙”地区进行研究的学术类方面的历史文献。希望可以为广大学者和专家从另一个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历史,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现状提供帮助。
本书收集了四十一种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由日本学者和机构撰写的有关对“满蒙”地区研究的各类文献,汇集成《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华研究文献辑录·“满蒙”卷》一书,为保持历史文献全貌,全部原文影印出版,内容涉及当时“满蒙”地区的历史、经济和地理等方面。
二,主要内容
从这些书籍的完成或出版时间来看,上至清末的1906年,下至日本战败的前一年1944年,前后跨度近40年。以九一八事变为分界线可分为两个部分。
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文献共计19部,其大致内容如下。
1,《外蒙古视察复命书》:该书于1906年由外务省政务局编纂而成。主要记录的是“外蒙古乌利雅苏台考察员草政吉奉外务省之名,于1905年7月20日从北京出发,之后到达张家口,8月2日离开……37天后到达库伦。半个月后离开库伦,16天后,即10月10日到达乌利雅苏台。之后以此地为根据地,南从三音诺颜汗到西北的索果克、东从库伦到西部的科布多,竭尽全力进行考察”。
2,《蒙古行》:该书成书于1906年,是鸟居君子的蒙古游记,被誉为“日本女性单身前往满蒙,实乃当世罕见罕闻……这些内容曾经在报纸上连载过”。
3,《蒙古视察复命书》:该书开门见山指出本书的缘起:“樱井好孝于1905年5月奉外务省密令,从新疆前往蒙古地区进行旅行和考察。之后返回日本,旅程长达两万多华里”,并于1907年完成书稿。该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蒙古之部;二是新疆之部。主要介绍了作者在这两个地区的所见所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花了相当篇幅介绍了俄国在这个地区的动向。
4,《蒙地》:该书于1913年由满铁调查课编辑而成,论述了东蒙哲里木盟土地的基本情况,包括相关法律、习惯、垦荒、土地交易情况等。
5,《东蒙调查报告》:该书于1914年完成,基于“以石光大佐为首的蒙古旅行团于1914年的现场调查”,由“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各委员调查、编纂而成。在介绍了旅行团的“旅行经过”之后,介绍东蒙地区的军事、工商业、交通、矿业、农业、畜牧业、风俗·宗教·教育、卫生等。
6,《东蒙》:该书于1914年由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而成,其目的是“欲唤起我国上下对经营满蒙的关心”,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部情况、简史等方面介绍了东蒙地区的情况。
7,《东蒙概况》:该书于1915年由参谋本部编纂而成,其目的是“以资我国国民来此开发”,主要内容有气候、人口、风俗、宗教、各旗、蒙古人与汉族移民关系、交通、商业、主要城市、农业、郑家屯附近的情况、洮南附近的实业调查、锦县地区的矿山、吉林省的森林、内蒙的统治机构、北京Gusset报对日本对“满”政策的批评。
8,《“满蒙”调查复命书》:该书于1915年由关东都督府民政部编纂而成,首先简单介绍了“满蒙”地区的货币、度量衡。其次是一部题为《洮南地区调查复命书》的报告,主要内容有洮南地区的地理、畜牧业、农业、工业、矿业、商业、金融业。
9,《殖民地总览之蒙古》(第二卷):该书于1917年由东京电报通信社社长山川晴月撰写。作者认为:“开发未开垦的地方,让当地居民泽被文化,这是文明先进国家道义上的责任,无论从地理来看,还是从人种来看,日本国民是开发蒙古最为合适的”。主要内容有总论、地文地理、人文地理、各部情况、旅行感想等。
10,《库伦概况》:该书于1918年由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业务课编纂而成。主要内容是关于库伦地区的各项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地势、城市、人口、交通、通信、气候、商业、金融、矿藏等。
11,《走向大陆:“满蒙”游记》:该书于1918年由日本人真继义太郎撰写,是一篇蒙古、“满洲”和朝鲜的游记。因为作者主要以一介民间人士的身份进行考察,因此注重细节,比如有“吉长边界的花柳界”、“参观奉天皇宫”、“大连的大豆于豆粕”等。
12,《库伦旅行报告书》:该书成书于1920年,主要内容是该课职员从张家口出发,分为五路前往库伦,沿途的所见所闻。
13,《蒙古见闻记》:该书于1920年由日本人真继云山撰写而成,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按照旅行区间介绍了作者在蒙古的所见所闻,下编则是作者的旅行日记及感想。
14,《关于蒙古》:该书成书于1926年,主要论述了外蒙的各类事项,包括独立运动始末、国民政府的最高机构、国民政府的内政、国民政府的军政、国民政府的经济、国民政府的法治、交通、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教、党派、国民政府的外交、国民政府的社会文化政策。
15,《图什业图王旗概况》:该书于1927年5月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该旗的沿革及政治基本情况、地理、经济基本情况、农业情况、畜牧业情况、地质情况、治安、卫生,以及周边的情况。
16,《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该书于1927年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介绍东部内外蒙古地区的商业沿革、中国商人的商业情况、外国商人的商业情况、贸易、商业习惯、物资集散与运输情况、贸易市场、商业机构等。
17,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三编):该书于1927年由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编纂而成,主要介绍了东部内外蒙古地区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医疗卫生、各类疾病、饮用水等。
18,《从西伯利亚到“满蒙”》:该书由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鸟居龙藏一家(含龙藏的妻子鸟居君子、女儿鸟居幸子)撰写,于1929年出版,记录了鸟居出于人类学考察的目的,于1928年4月12日到7月13日之间,从西伯利亚到“满蒙”的旅程。
19,《再访“满蒙”》:该书成书于1931年,记载的是鸟居龙藏、鸟居君子夫妇二人于1930年的“满蒙”游历的所见所闻,游历的目的在于“欲研究辽代的文化(尤其是石器时代,即史前时期)”。主要内容有“满蒙”探查旅程、此次“满蒙”探查获得的考古学成果、关于辽代壁画、25年前的蒙古与今日蒙古、“满蒙”的风俗与生活。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文献共计22部,其大致内容如下。
20,《蒙古之旅:奔向遍布羊群的蒙古大草原》:该书于1933年由大亚细亚会会长今村忠助撰写而成。其内容是“受到参谋本部俄国课桥本中佐的鼓励,于1927年夏手持海拉尔特务机关寺田少佐册介绍信”,所进行的游历。
21,《“满洲国”历史》:该书于1933年由日本人矢野仁一撰写。该书主要从历史角度歪曲“满洲”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辩护。
22,《布里亚特蒙古全貌》:该书于1935年由善邻协会调查部编纂而成。该书把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定位为日苏战争中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区域,从版图及面积、地势及地质、气候、人口及种族、动植物、教育及文化建设、产业、商业、交通运输、财政等方面对布里亚特蒙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23,《“满洲”农业资源调查报告》: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概述立足于开发和掠夺“满洲”的农业资源,由四部调查报告组成,其分别是:《泰来县、扎赉特旗、兴安岭麓、龙江县农业调查报告》、《农安、扶余地区农业调查报告》、《间岛地区、珲春、凉水泉子方面农业调查报告》、《以景星为主的扎赉特王府、苏鄂公爷府、阿立各图地区农业调查报告》。
24,《“满洲”林业方策》: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其基于吉黑两省林矿借款协议讨论了如何获取和扩大在“满”的林业方面的权益,着眼于通过鸭绿江采木公司与大同林业公司等具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公司,来掠夺“满洲”的林业资源。
25,《“满洲”运河及水利计划方策》:该书于1935年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该书在概述了“满洲”的水利设施之后,罗列了《南满运河计划案》、《南北满洲联络运河工程计划案》、《饮马河贮水池设置要纲》、《南满水利计划案及说明书》、《松花江沿岸电化计划书》等各类相关计划。
26,《“满洲”产业开发与工农状态》:该书于1936年由日本人桥爪贯一撰写。桥爪立足于“国防资源”的开发,主要论述了“满洲”工人的现状,兼论当地农民的情况。主要从工人的构成、入满原因、入满川资、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效率、劳动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满洲”工人的情况。
27,《阿荣旗概况》:该书于1936年由蒙政部调查科编纂而成。该书从地志与风俗、地方制度、财政、警察治安、传统产业、手工业、交通、商业及金融、教育及宗教、社会事业、卫生等诸方面介绍了当时隶属于“兴安东省”阿荣旗的情况。
28,《外蒙概况——外蒙的变迁与苏联侵略外蒙》:该书于1936年由“满洲事情案内所”编纂而成。其主要内容是“简单记录了外蒙的全貌,详细介绍了外蒙与苏联的关系”。
29,《“满蒙”民族志》:该书于1936年由满铁经济调查会编纂而成。其分为“前编”与“后编”,前编主要介绍了“辽东及朝鲜各民族”;后编主要论述了“辽西及东蒙地区各民族”。
30,《内蒙古实地踏查报告》:该书成书于1937年8月,记载的是“作为首次尝试,外务省派遣精通中国边疆事务的驻张家口领事馆池田书记官”,从1936年10月10日到1937年5月3日期间实地踏查内蒙的情况。
31,《华北·西伯利亚·蒙古》:该书成书于1938年,目的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防范北面的苏联,由日本经济地理研究所编著而成。该书主要介绍了“满洲”周边地区,即华北、西伯利亚、蒙古的经济地理情况。
32,《蒙古马政史》:该书于1938年由日本人吉原公平撰写,主要论述了匈奴、成吉思汗、窝阔台及蒙哥、忽必烈、铁木耳等各个时期内外蒙古的马政历史。
33,《“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该书于1939年由日本人八木奘三郎撰写。八木考察了辽阳、抚顺、大连、赤峰、锦州、凤凰城等60余座“满洲”城市的历史沿革。
34,《“满洲”历史地理》:该书于1940年由满铁调查部编纂而成。主要论述了“满洲”在汉代、三国、晋代、南北朝、隋唐、渤海国等各时期的区域沿革、历史地理。
35,《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巴彦塔拉盟集宁县)》:该书于1940年由“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产业部农林课编纂而成,主要采取“户别调查”与“一般调查”的方法,对巴彦塔拉盟集宁县农村的土地制度、佃租关系、农村金融、物资配给、农民负担等方面展开调查,最终形成该调查报告。
36,《“满洲”的农业气象》:该书于1941年由日本人村越信夫撰写。该书认为“‘满洲’不仅是一个对内的农业国家,而且还肩负着向东亚共荣圈供应粮食与原料的重大使命”,介绍了大气、日照、辐射、温度、湿度等有关农业的气象知识。
37,《“满蒙”拓殖事务调查报告书》:该书于1941年由拓务省拓北局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1940年8月到11月拓务省拓务技师山田武彦、技手西畠宽、技手关谷阳一、技手皇睦夫等人的调查内容”。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 总论篇;第二部 西部蒙疆篇;另有一些附图。“总论篇”的内容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经济状况。“西部蒙疆篇”的内容有概述、拓殖事务、农业实态概观、农村情况概观、拓殖这一地区的各项问题。
38,《呼伦贝尔地区牧野植生调查报告》:该书于1942年由满铁调查部编纂而成。记录的是从1940年8月中旬开始,花费约40天,对呼伦贝尔地区的草场植被、自然环境,尤其是畜牧业展开的调查。
39,《蒙疆的经济》:该书成书于1942年,对内蒙经济情况的概论,重点在于畜牧业与矿藏的现状及将来的掠夺等。
40,《“满洲”农村记》:该书于1943年由日本人板谷英生撰写。作者于1942年夏季到秋季,在朝鲜与“满洲”地区考察农村的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地区是否落实了日本的“亚洲指导思想”。
41,《“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该书于1944年由日本人冈川荣藏撰写。为了在“满洲”荒地上建设“开拓农村”,制定了“拓殖计划”,从农村经营的角度论述了该计划的实施方式以及经营组织等。
另有一部成书时间不详,其内容如下。
42,《东蒙志(书稿)》:该书未公开刊行,其立足于“‘满蒙’物资的调查”,对东蒙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各部情况、宗教及教育、风俗、“殖产兴业”、交通等进行了调查。
三,主要价值
我们编辑本书的目的在于:
1.揭露日本对华的文化研究服务于侵略
日本各界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中国进行全面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侵略和统治中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图谋已久,他们针对中国所进行的各地地志研究,从启始至今已达百年。当时日本对中国进行各地地志的研究,完全是为发动侵华战争而作的必要准备。以本丛书选编的《蒙地》、《满洲历史地理》《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为例,这些有关当地地理、天文气候、经济、人文等各项情报,都是直接用于军事的作战资料。
2.展示日本侵华后的掠夺的本质
日本在侵占中国部分领土后,开始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为此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各地资源的文献,并提出了各种具体的相应对策,在《“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 “满洲”林业方策》书中,也对“满洲”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统治东北地区农村和掠夺东北林业资源的策略。
3.有助于增强对“满蒙”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有关“满蒙”地区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日本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与日本近代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步。上古以来的二千年中,日本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由此诞生了被称为“汉学”的学问。“汉学”以儒学为中心,此外还包括诗文等知识,它对近代以前的日本知识分子来说是必须的教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大约半个世纪之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满洲”历史地理》、《“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等文献,其中大部分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我们学术界全面系统研究“满蒙”地区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是我们编辑这套文献的初衷之一。
在此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这套书有不小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但必须看到其局限性。因为有些书是直接为日本侵华服务的,因此难免有一些歪理邪说,而这些歪理邪说并不代表编者及出版社的立场。我们原文出版,可以向学术界提供了一些“靶子”,学界可以对其部分观点展开批判。此外,我们亦可以藉此窥知当时日本文化人的观点与立场,知晓日本政府及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书也是日本侵华的证物,提醒我们勿忘那一段民族蒙难的历史。
2017年12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习近平说,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拂拭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勿忘历史,珍惜现在,今日的和平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要牢记历史教训,对于历史文献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坦诚面对历史,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才能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提供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使得本丛书得以顺利出版。
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之前
第一册:1-396
《外蒙古视察复命书》 (日)草政吉 外务省政务局(1906)P1-134
《蒙古行》 (日)鸟居君子著 读卖新闻社(1906)P135-322
《蒙古视察复命书》 (日)樱井好孝 外务省政务局(1907)P323-396
第二册:1-356
《蒙地》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课编 满洲日日新闻社版(1913) P1-356
第三册:1-444
《东蒙调查报告》(一)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四册:1-414
《东蒙调查报告》(二)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五册:1-476
《东蒙调查报告》(三)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六册:1-460
《东蒙调查报告》(四)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七册:1-472
《东蒙调查报告》(五)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P1-132
《东蒙》(一) (日)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1914)P133-472
第八册:1-366
《东蒙》(二) (日)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1914)P1-190
《东蒙概况》(一) (日)参谋本部编纂(1915)P191-366
第九册:1-360
《东蒙概况》(二) (日)参谋本部编纂(1915)
第一〇册:1-420
《满蒙调查复命书》 (日)北村吉藏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1915)
第一一册:1-370
《殖民地总览之蒙古(第二卷)》 (日)山川晴月 东京电报通信社(1917)
第一二册:1-400
《库伦概况》 (日)小吉茂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业务课(1918)P1-110
《走向大陆:满蒙游记》 (日)真继云山(1918)P111-400
第一三册:1-480
《库伦旅行报告书》 (日)宫崎嘉一(1920)P1-138
《蒙古见闻记》 (日)真继云山(1920)P139-480
第一四册:1-440
《关于蒙古》 (日)岛田弘治郎(1926)P1-38
《图什业图王旗概况》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1927)P39-298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一)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299-440
第一五册:1-364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二)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1-92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三编)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93-160
《从西伯利亚到“满蒙”》(一) (日)鸟居龙藏著(1929)P161-364
第一六册:1-358
《从西伯利亚到“满蒙”》(二) (日)鸟居龙藏著(1929)
第一七册:1-418
《再访“满蒙”》 (日)鸟居龙藏、鸟居君子著(1931)
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之后
第一八册:1-442
《蒙古之旅:奔向遍布羊群的蒙古大草原》 (日)今村忠助著 大亚细亚会(1933)P1-66
《“满洲国”历史》 (日)矢野仁一著 目黑书店刊(1933)P67-442
第一九册:1-518
《布里亚特蒙古全貌》 (日)善邻协会调查部编(1935)P1-184
《“满洲”农业资源调查报告》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 P185-518
第二〇册:1-476
《“满洲”林业方策》(一)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
第二一册:1-468
《“满洲”林业方策》(二)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P1-140
《“满洲”运河及水利计划方策》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P141-468
第二二册:1-404
《“满洲”产业开发与工农状态》 (日)桥爪贯一著 工业日本社版(1936)P1-206
《阿荣旗概况》 蒙政部调查科(1936)P207-338
《外蒙概况——外蒙的变迁与苏联侵略外蒙》 满洲事情案内所(1936)P339-404
第二三册:1-504
《“满蒙”民族志》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6)P1-298
《内蒙古实地踏查报告》 (日)池田书记生记录(1937)P299-504
第二四册:1-394
《华北·西伯利亚·蒙古》 (日)佐藤弘编(1938)P1-272
《蒙古马政史》 (日)吉原公平著 东学社(1938)P273-394
第二五册:1-376
《“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 八木奘三郎著(1939)
第二六册:1-548
《“满洲”历史地理》 满铁调查部编 丸善株工会社(1940)
第二七册:1-452
《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巴彦塔拉盟集宁县)》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产业部农林课编(1939)
第二八册:1-496
《“满洲”的农业气象》 (日)村越信夫著(1941)P1-92
《“满蒙”拓殖事务调查报告书》 拓务省拓北局编(1941)P93-496
第二九册:1-522
《呼伦贝尔地区牧野植生调查报告》 满铁调查部编(1942)
第三〇册:1-350
《蒙疆的经济》 中村信著 有光社(1942)
第三一册:1-348
《“满洲”农村记》 板谷英生著 大同印书馆(1943)
第三二册:1-432
《“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一) 冈川荣藏著 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4)
第三三册:1-428
《“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二) 冈川荣藏著 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4)
第三部分:时间不详
第三四册:1-440
《东蒙志(书稿)》(一) (日)不著撰人
第三五册:1-450
《东蒙志(书稿)》(二) (日)不著撰人
第三六册:1-422
《东蒙志(书稿)》(三) (日)不著撰人
第三七册:1-442
《东蒙志(书稿)》(四) (日)不著撰人
第三八册:1-456
《东蒙志(书稿)》(五) (日)不著撰人
第一册:1-396
《外蒙古视察复命书》 (日)草政吉 外务省政务局(1906)P1-134
《蒙古行》 (日)鸟居君子著 读卖新闻社(1906)P135-322
《蒙古视察复命书》 (日)樱井好孝 外务省政务局(1907)P323-396
第二册:1-356
《蒙地》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课编 满洲日日新闻社版(1913) P1-356
第三册:1-444
《东蒙调查报告》(一)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四册:1-414
《东蒙调查报告》(二)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五册:1-476
《东蒙调查报告》(三)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六册:1-460
《东蒙调查报告》(四)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
第七册:1-472
《东蒙调查报告》(五) (日)石光真臣等编纂 东蒙调查报告编纂委员会(1914)P1-132
《东蒙》(一) (日)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1914)P133-472
第八册:1-366
《东蒙》(二) (日)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编纂(1914)P1-190
《东蒙概况》(一) (日)参谋本部编纂(1915)P191-366
第九册:1-360
《东蒙概况》(二) (日)参谋本部编纂(1915)
第一〇册:1-420
《满蒙调查复命书》 (日)北村吉藏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1915)
第一一册:1-370
《殖民地总览之蒙古(第二卷)》 (日)山川晴月 东京电报通信社(1917)
第一二册:1-400
《库伦概况》 (日)小吉茂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业务课(1918)P1-110
《走向大陆:满蒙游记》 (日)真继云山(1918)P111-400
第一三册:1-480
《库伦旅行报告书》 (日)宫崎嘉一(1920)P1-138
《蒙古见闻记》 (日)真继云山(1920)P139-480
第一四册:1-440
《关于蒙古》 (日)岛田弘治郎(1926)P1-38
《图什业图王旗概况》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1927)P39-298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一)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299-440
第一五册:1-364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二编)(二)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1-92
《东部内外蒙古调查报告书(第二班)》(第三编) (日)佐田弘治郎编辑 满铁庶务部调查课(1927)P93-160
《从西伯利亚到“满蒙”》(一) (日)鸟居龙藏著(1929)P161-364
第一六册:1-358
《从西伯利亚到“满蒙”》(二) (日)鸟居龙藏著(1929)
第一七册:1-418
《再访“满蒙”》 (日)鸟居龙藏、鸟居君子著(1931)
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之后
第一八册:1-442
《蒙古之旅:奔向遍布羊群的蒙古大草原》 (日)今村忠助著 大亚细亚会(1933)P1-66
《“满洲国”历史》 (日)矢野仁一著 目黑书店刊(1933)P67-442
第一九册:1-518
《布里亚特蒙古全貌》 (日)善邻协会调查部编(1935)P1-184
《“满洲”农业资源调查报告》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 P185-518
第二〇册:1-476
《“满洲”林业方策》(一)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
第二一册:1-468
《“满洲”林业方策》(二)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P1-140
《“满洲”运河及水利计划方策》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5)P141-468
第二二册:1-404
《“满洲”产业开发与工农状态》 (日)桥爪贯一著 工业日本社版(1936)P1-206
《阿荣旗概况》 蒙政部调查科(1936)P207-338
《外蒙概况——外蒙的变迁与苏联侵略外蒙》 满洲事情案内所(1936)P339-404
第二三册:1-504
《“满蒙”民族志》 满铁经济调查会编(1936)P1-298
《内蒙古实地踏查报告》 (日)池田书记生记录(1937)P299-504
第二四册:1-394
《华北·西伯利亚·蒙古》 (日)佐藤弘编(1938)P1-272
《蒙古马政史》 (日)吉原公平著 东学社(1938)P273-394
第二五册:1-376
《“满洲”都市城市沿革考》 八木奘三郎著(1939)
第二六册:1-548
《“满洲”历史地理》 满铁调查部编 丸善株工会社(1940)
第二七册:1-452
《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巴彦塔拉盟集宁县)》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产业部农林课编(1939)
第二八册:1-496
《“满洲”的农业气象》 (日)村越信夫著(1941)P1-92
《“满蒙”拓殖事务调查报告书》 拓务省拓北局编(1941)P93-496
第二九册:1-522
《呼伦贝尔地区牧野植生调查报告》 满铁调查部编(1942)
第三〇册:1-350
《蒙疆的经济》 中村信著 有光社(1942)
第三一册:1-348
《“满洲”农村记》 板谷英生著 大同印书馆(1943)
第三二册:1-432
《“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一) 冈川荣藏著 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4)
第三三册:1-428
《“满洲”开拓农村的设定计划》(二) 冈川荣藏著 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4)
第三部分:时间不详
第三四册:1-440
《东蒙志(书稿)》(一) (日)不著撰人
第三五册:1-450
《东蒙志(书稿)》(二) (日)不著撰人
第三六册:1-422
《东蒙志(书稿)》(三) (日)不著撰人
第三七册:1-442
《东蒙志(书稿)》(四) (日)不著撰人
第三八册:1-456
《东蒙志(书稿)》(五) (日)不著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