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婆罗洲研究资料·上)
书 名: 《东南亚历史文献丛刊——近现代南洋华侨华人研究》(婆罗洲研究资料·上)全35册
I S B N: 9789887629023
编 著: 张继焦 陈杰 彭程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定 价:42000.00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有11个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密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拓展,东南亚同我国的合作关系也将进入一个不断发展,更加密切的新时期。

中国人移民海外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和航海技术的局限,自秦汉到唐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众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地区,加上元明时期逃避战祸的难民,构成了早期华侨的主体。清代末年,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华人开始大量移民东南亚,主要从事采矿、种植和贸易等工作,他们大多数人是出于经济原因来到异国他乡淘金,但是心中还始终牵挂着祖国,在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进程中,海外华侨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曾赞誉“华侨乃革命之母”,是对他们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勋的正确评价。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先锋和推动力量。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协助孙中山筹建革命团体,宣传革命主张,募集革命经费。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有三十一位是来自海外的华侨,他们为国捐躯,在所不惜的高尚行为令世人感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掀起了抗日爱国的热潮,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广大华侨华人的反帝爱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利用其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全力支持和直接参加祖国抗战,成为祖国抗日战争的坚强后盾,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祖国人民的崇敬和高度赞扬。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华人积极关心和支持祖国的经济建设,他们人虽然不在华夏,却时刻铭记身上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他们挂念着中国,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添砖加瓦。地域和国籍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初心。1990年9月,邓小平在与马来西亚华商郭鹤年的谈话中表示:“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几千万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由此可见,在民族复兴语境下,尽管在法律上大部分华侨华人已加入住在国国籍,属于住在国公民,但在族裔身份上中国政府仍然强调其与祖国人民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种族联系,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以真实或推定的血缘世系来构建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间血肉相连的亲情,以话语的感召力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集体归属感。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资源丰富、充满活力的东南亚地区成为了焦点,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对于东南亚地区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需要对于东南亚历史研究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回顾历史,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于近代中国发展和当代中国经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挖掘和整理,对于我们了解过去,加深对于今天的了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为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献价值,本公司组织专家学者对于近代出版的有关东南亚历史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收集整理,包括图书500余种以及东南亚研究的部分期刊,将分别按照(一:南洋总论;二:南洋华侨与历史现状;三:南洋各国与现状;四:华侨革命与华侨教育;五:华侨经济、华侨人物及其他;六:南洋期刊;七:婆罗洲研究资料)七部分来依次出版上架。

文献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的直接反映。民国时期,由于华侨华人对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十分活跃,涌现出很多研究专家及相关著作。如张永福的《南洋与创立民国》、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华侨革命开国史》、胡汉民的《南洋与中国革命》以及其他论述华侨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著作。而温雄飞、束世澄、李长傅等一大批华侨史学者则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南洋华侨华人的历史,如温雄飞1929 年的《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束世澄1934年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1936年的《中国殖民史》、王任叔1948年的《印尼社会发展概观》,这些文献为今天的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经济原因,东南亚是我国移民海外的主要流向地,移民东南亚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侨汇、侨资和双方经贸往来等等,相关的南洋经济类文献成为当时出版的热点,如《南洋经济》、《广东省的华侨汇款》、《槟榔屿开拓史》、《马来半岛商业录》、《菲律宾糖业考察记》、《马来西亚华侨经济概况》、《华侨投资广东实业要览》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广大华侨虽然身在海外,但是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问世了不少相关研究文献,如《菲律宾华侨教育考察团日记》、《荷印华侨教育鉴》、《华侨教育论文集》、《南洋各属之教育制度》等,它们从不同视角探讨和揭示了华侨教育的基本状况和所存在的问题等,另外本次收录的当时出版的南洋研究类期刊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当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有关华人华侨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对于增进华人华侨的国家认同、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文献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勇于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和艰难历程,他们与所在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奋斗,为所在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已经成为所在国不可或缺的一员,为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社会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不仅是历史的再现,同样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文献客观、公正地向公众展示海外华侨华人的艰辛创业史、与所在国人民的友好相处史、对祖国人民的无私奉献史,这不仅能增进世人对于华侨华人先贤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也为我国政府制定侨务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共同和谐发展。

一、综合(一)

第一册:1-414

《罗芳伯传》 (清)吴宗焯等修(摘自《光绪嘉应州志》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P1-2

《罗芳伯传、吴元盛传》 温雄飞著(摘自《南洋华侨通史》东方印书馆)P3-8

《罗芳伯、吴元盛》 张相文著(摘自《帝贼谱》南园丛稿本)P9

《海国咏事诗-婆罗洲》  (清)张煜南撰(摘自《海国公余辑录》卷六)P10-13

《续海国咏事诗-婆罗洲》  (清)张煜南撰(摘自《海国公余杂著》卷三)P14-20

《婆罗洲》 李长博著(摘自《南洋华侨史》)P21-29

《殖民婆罗岛者》 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摘自《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P30-36

《秘密会党之传布海外及其殖民事业之建设》 李长傅著(摘自《中国殖民史》)P37-62

《南洋华侨史略》 羲皇正胤(易本羲)著P63-138

《南洋华侨》 黄竞初著P139-230

《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梁启超(摘自《饮冰室专集》之八)P231-235

《婆罗洲概况》 韩特(J.Hunt)P237-306

《在印度平原、希马拉河和婆罗洲的旅行笔记》 约瑟夫·道尔顿·胡克P307-366

《航行记》 范鲁特P367-414

第二册:1-396

《雅各布·杨森德·罗伊完成的航行,在婆罗洲和巴黎之后》  雅各布·杨森德·罗伊P1-172

《婆罗洲的航程》 伯里克门P173-396

第三册:1-426

《航行总汇》(一) 赫里斯

第四册:1-480

《航行总汇》(二) 赫里斯

第五册:1-510

《航行总汇》(三) 赫里斯

第六册:1-406

《航行总汇》(四) 赫里斯

第七册:1-396

《航行总汇》(五) 赫里斯

第八册:1-424

《第一次环球航行》 皮加费达P1-382

《迄今为止已知的婆罗洲岛描述》 雅各布·科内利斯·马蒂厄·拉德马赫P383-424

第九册:1-480

《新几内亚及摩鹿加群岛航程》 佛莱斯特

第一〇册:1-374

《婆罗洲素描》 约翰·莱登P1-64

《婆罗洲概述》 Dr John C.著(转载《亚洲杂志》第二卷第三期)P65-68

《婆罗洲岛》 作者不详P69-90

《航行记》 罗吉维恩P91-374

第一一册:1-548

《印度群岛史》(一) 克劳福特

第一二册:1-592

《印度群岛史》(二) 克劳福特

第一三册:1-526

《万国地理全图集》(一) (德)郭士立

第一四册:1-584

《万国地理全图集》(二) (德)郭士立

第一五册:1-404

《印尼华侨发展史概况》 竹林勋雄(摘自《荷属印度的华侨》)P1-43

《关于婆罗洲的武器制造》 A.亨德里克斯P44-74

《来自婆罗洲的一封信》 詹姆斯(砂拉越的拉贾),詹姆斯·布鲁克爵士P75-112

《与婆罗洲有关的论文精选》 亨利·怀斯(Henry Wise)P113-254

《婆罗洲获奖诗歌》 弗雷德里克·莫法特(Frederick Moffat)P255-262

《婆罗洲之友公开会议记录》 英格兰教会婆罗洲教会传教机构P263-290

《婆罗洲事实与婆罗洲谬误》 路易斯·亚历克西斯·查梅罗夫佐夫(Louis Alexis Chamerovzow)P291-356

《婆罗洲关于最近“海军处决”的评论》  W.N.P357-404

第一六册:1-426

《婆罗洲远征记》 凯博

第一七册:1-584

《远征婆罗洲》 作者不详

第一八册:1-422

《婆罗洲和名人事件的叙述》(一) 詹姆斯,詹姆斯·布鲁克,乔治·罗德尼·蒙迪(James(砂拉越的Rajah),James Brooke爵士,George Rodney Mundy爵士)

第一九册:1-426

《婆罗洲和名人事件的叙述》(二) 詹姆斯,詹姆斯·布鲁克,乔治·罗德尼·蒙迪(James(砂拉越的Rajah),James Brooke爵士,George Rodney Mundy爵士)

第二〇册:1-566

《婆罗洲和印度群岛》 弗兰克·马里亚特(Frank Marryat)P1-278

《婆罗洲历险记:沉船的故事》 戈尔夫人(凯瑟琳·格蕾丝·弗朗西斯)P279-566

第二一册:1-408

《威廉·海恩弗里特的命运,尤其是在婆罗洲和波罗的摩》  A.J.范德 Aa.P1-294

《关于婆罗洲海岸皮划艇的进一步信函》 作者不详P295-360

《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岛、西里伯斯岛和博罗岛殖民地设计》 范弗利辛根(F.H.van Vlissingen)P361-408

第二二册:1-438

《印度群岛》(一) 圣约翰

第二三册:1-430

《印度群岛》(二) 圣约翰

第二四册:1-462

《婆罗洲问题;或者在新加坡出示的证据》 印度负责调查詹姆斯·布鲁克爵士、K.C.B.等事实的委员会P1-188

《婆罗洲的文化和工业企业》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范·弗利辛根P189-204

《唐卡旺粉和婆罗洲植物王国的其他产品》 威廉·亨德里克·弗里斯P205-246

《博尼恩斯软体动物:在婆罗洲的奈尔伊索拉岛上,一只名叫多丽亚·奥贝卡里的小浣熊在陆地上生长》  阿图罗·伊塞尔P247-382

《在婆罗洲被谋杀的汉诺申传教士的一生工作和终结》 奥托·布劳恩斯P383-462

第二五册:1-380

《奈尔兰与柬埔寨索洛群岛婆罗洲的最早关系》 卢多维库斯·卡洛斯·德西德里乌斯·迪伊克

第二六册:1-444

《远东森林生活》(一) 圣约翰

第二七册:1-446

《远东森林生活》(二) 圣约翰

第二八册:1-506

《远东先驱》 范赫尔姆斯

第二九册:1-438

《天地会》 施好古P1-308

《婆罗洲的中国人》 袁冰凌辑《中国评论7》P309-320

《婆罗洲华人公司制度》 高延(J.J.M. de Groot)著,袁冰凌辑P321-438

第三〇册:1-424

《婆罗洲的猎头》 卡尔·博克(Carl Bock)

第三一册:1-402

《婆罗洲鸟类》 布拉修斯·威廉P1-92

《婆罗洲哺乳动物的描述》 查尔斯·霍斯(Charles Hose)P93-176

W.伯克对婆罗洲蕨类植物的贡献》  摘自《布伊滕佐格植物园年鉴(第4卷)》P177-189

《婆罗洲的物理特征和地质》 F.H.哈奇P190-200

《婆罗洲聪学会:论文集》 斯詹克(S.H.Schaank)(荷兰印度群岛语言、土地和民族学研究所,海牙,皇家语言、土地和民族学研究所)P201-402

第三二册:1-464

《棉兰老岛、若昂岛和婆罗洲的马来西亚-穆罕默德海盗史》(一)  约瑟门托和维达尔(JoséMontero y Vidal)

第三三册:1-440

《棉兰老岛、若昂岛和婆罗洲的马来西亚-穆罕默德海盗史》(二)  约瑟门托和维达尔(JoséMontero y Vidal)

第三四册:1-406

《麦孤独夫妇回忆录》 约翰·班远

第三五册:1-412

《婆罗洲:发现和调查》 波泽维茨,蒂瓦达尔(Posewitz,Tivadar)

messag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