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边疆期刊补遗·民族及宗教卷》
书 名: 《近代民族边疆期刊补遗·民族及宗教卷》全14册
I S B N: 9789887021315
编 著:李德龙、陈杰
出版社: 蝠池书院
装帧开本: 精装 1/16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定 价:17500.00


《近代民族边疆期刊补遗》之所以称之为“补遗”是因为本书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旧期刊集成》、2011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边疆民族地区旧刊辑录》和《边疆民族地区旧刊续编》的基础上,蝠池书院经过多年深耕文献资料,广泛收集整理而成,以上所提三种期刊汇编里所收的资料一律没有重复收录,以免读者重复购置和阅读,以求最大力度地节省各大研究机构的财政预算和专家学者的时间成本。

《近代民族边疆期刊补遗》的问世弥补了前三种期刊汇编的不足,补充了之前遗漏的珍贵和稀见文献资料,力求更加全面地揭示我国近代民族学研究成果与边疆地区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概貌。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

边疆是用以标志国家与边界相连区域的概念。在我国,边疆概念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所赋予的丰富内涵。自古以来,历代政权就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边疆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在深入推进边疆地区建设,维护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民族边疆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对历史上的边疆治理理念进行反思和总结。我国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结构复杂,战略地位重要,生态安全形势严,事关国家的发展、稳定和安全,边疆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我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因此解决好民族问题,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2023年10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学术界和出版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蝠池书院作为一家专业出版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和边疆文献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为学术界提供第一手文献资料,在业界广受关注和好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充分开发文献资源的同时,顺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将长期以来一直束之高阁,很少为外界所知的文献加以开发和推广,也是对于珍稀文献的一种保护,可谓是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善举。近年来,我公司一直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的背景下,近代民族边疆期刊日益彰显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多数期刊限于当时条件,纸质极差,印刷质量也非常粗糙,加之年代遥远,部分期刊原件出现模糊不清的状况,我们根据文献的实际状况对于不适合出版发行的文献没有予以收录,在不影响阅读和开展研究的前提下,我们对于相关文献收录的原则是应收尽收,同时还有个别文献缺期的现象,因此存在这一小部分民族类期刊没有收录的情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留待后来人加以弥补和完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补遗》所收皆为民国时期出版的所谓旧期刊,所反映的无疑是民国时代的历史状况,每部期刊中的文章都必然带有民国社会的烙印,因此,以今天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去衡量和看待对待这些文献资料,自然会产生一些偏差。在此郑重声明,该部文献汇编所收录的文章和文章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均与我公司无关,也不能代表我公司的立场和思想。


序 一

享譽國際的著名學者傅斯年先生(1896—1950) 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語重心長地説:“我們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明顯了”。眾所周知,做任何學術研究,佔有充分的材料,以充足的論據闡述自己的學術觀點,是最起碼的也是最科學、最有説服力的方法。缺乏第一手材料,没有多方面的論據,學術文章寫得辭藻再華麗漂亮,也很難以理服人,令人讀來總會覺得空空如也,這是學術研究最爲忌諱的學風。

中國是一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邊疆民族問題十分復雜的國度,在近代歷史上又不斷受到外來勢力的侵擾,因此,對於中國近代民族政治經濟以及宗教歷史文化的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究中國民族問題,同樣離不開大量豐富而符合歷史實際的資料。正因爲如此,廣泛搜集和整理中國民族問題的文獻資料提供給學術界,就顯得尤爲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圖書館館長陳杰先生,多年來以搜集整理中國近代民族資料爲己任,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艱難地搜集到了一百餘種的民國年間出版的有關民族問題的期刊文獻(俗稱“舊期刊”),經過科學編排,彙集成了目前的《近代民族邊疆期刊補遺》(以下簡稱《補遺》)一書。將此鴻篇巨制提供給國内外從事中國民族研究的廣大學者,實在是學術界的一件盛事喜事,可謂功德無量。

在《補遺》期刊初步收集之後,受陳杰館長之邀,敝人有幸提前預覽了這些民國舊期刊,時間所限,雖未能篇篇細讀,但仍能感覺到這套叢書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總體來看《補遺》所彙集的期刊,多數是公開出版發行於全社會的刊物,也有極少數是蠟版刻印僅供内部傳閲的資料。并非每種舊期刊都是每期必備之全集,而是散存於公私各處,一般情況下難以搜集到的、近些年已經編輯重印出版的民國期刊中不備而本《補遺》拾遺補缺的期刊,因此,這批資料十分難能可貴。從這些舊期刊的出版時間來看,除了少數幾種期刊是在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以外,絶大多數出版時間爲20世紀30—40年代。從涉及的民族範圍來看,幾乎涵蓋了中國東西南北各個民族地區。從期刊的内容來看,涉及到了中國近代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從期刊的性質來看,既有站在國民政府立場編輯的,也有宣揚中國共産黨政治主張的;既有時政性的要聞,也有學術性的論著。在20世紀30—40年代抗日戰爭特殊歷史背景下,在這些期刊中但凡涉及到與日本的關係,都是主張堅決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其辦刊思想是積極進步的。

這批舊期刊的具體價值,我認爲還有如下幾點。

第一,增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進,最終形成了數十個民族組成的更高層次的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中華民族這個概念自梁啓超於1902年首次提出之後,到民國年間已經被廣泛使用。在《補遺》收集的民國期刊中,不乏將中華民族作爲中國各民族共同體概念來使用和論證民族問題的文章,尤其是在中國遭到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時刻,多種期刊都刊載了專文,吹響中華各民族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號角。這些期刊雖然編輯出版于民國期間,與今天的中華民族研究水準和政治認知度存在一定差距,但仍然具有强烈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今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集成》中的《民族戰線》《新民族》《東方民族》《民族週刊》等期刊以及其他期刊的部分文章,都表達了這種積極意義。

第二,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國家統一的價值。中國的少數民族多數居住於中國邊疆地區,歷史上民族問題與邊疆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只有民族團結,邊疆才能穩定,國家才能統一。《補遺》收集的多種論述邊疆和民族問題的期刊,其主要觀點皆在於維護民族團結、保護邊疆領土完整促進祖國統一。《邊疆問題》《新新疆》《新蒙古》《中國邊疆建設季刊》《邊疆月刊》《邊疆半月刊》《邊聲》《邊事》《中國邊疆》都具有這種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正如《中國邊疆建設季刊》創刊號題詞所言:“天下一家”(于右任題)、”團結宗族疆圉鞏固,皇皇斯編邊籌之助“(吴忠信題)。

第三,促進邊疆和民族地區開發建設,繁榮民族經濟的價值。這類期刊在《補遺》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包括《西北晨鐘》《滇黔月刊》《西北資源》《貴州實業雜誌》《開發西北》《廣西建設月刊》《廣西經濟》《西北經濟通訊》《西北問題論叢》《廣西建設季刊》《廣西建設研究會會務叢刊》《廣西統計年報》《貴州省農村合作委員會會務週刊》《貴州農礦公報》《貴州企業季刊》《開發西北特刊》《雲南實業月刊》《殖邊》等等。這些期刊文獻中所設想的民國時期未能開發建設的邊疆民族地區的實業,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十年的努力,已經出色地超額完成,文獻中也有一些待開發建設專案的資料,對於今天的邊疆民族地區的建設,仍有直接的重要參考價值。

第四,發展民族教育的價值。《補遺》所收期刊,多數是當時的大學里的研究會等師生團體編輯出版的,在期刊登載的文章中,有許多重視民族教育的内容。如《回教青年》月刊明確提出要促進回民教育;《西康民教季刊》强調對全社會少數民族的文化教育。1931年6月6日我國設立第一個教師節,1938年8月27日爲紀念孔子誕辰再次設立教師節,《集成》中的《寧夏教育》刊登有的《教師節告本省教職員書》中説:“舉其大者,不外發展經濟與增强武力而已,然經濟與武力必以教育爲之基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1985年重新設立教師節,接續民國年間全社會對教師和教育的重視。《新蒙古》月刊第二期專文論述當時唯一的蒙藏教育機構——蒙藏學校(現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前身)的建設問題,體現了民國時期社會上對民族教育的關心和愛護。

第五,弘揚愛國愛教的宗教文化的價值。《集成》中收録了一批以宗教或宗教團體爲主題的專刊,如《清真鐸報》、《中國回教救國協會會報》《會刊》《回教論壇》《回民青年》《回教文化》《清真週刊》《漢藏教理院年刊》等等。這些宗教類刊物從所載内容來看,大致可分爲三類,一是宣傳宗教教理教義,講解宗教歷史、文化等基本知識,二是號召教眾團結,三是擁護政府積極抗日。總起來説都主張愛國愛教。比如《漢藏教理院年刊》以佛教弘法内容爲主,但十分强調漢藏團結,體現出其愛國愛民、藏漢一家親的思想意識。又如《回族青年》主張建立統一的回民組織——中國回族協會,其主張與統一戰綫的思想具有相同的團結進步意義。

第六,繁榮學術研究價值。《補遺》所收期刊,登載有大量的民國時期著名學者研究邊疆民族問題的成果,學術價值較高,其本身不僅表現了民國時期我國民族問題研究的學術水準,也可對於今天的研究給予深刻的啓發和借鑒。例如,《補遺》收録的1936年、1940年、1943年、1944年、1946年和1948年6年的《民族學研究集刊》,數量宏大,内容豐富,載有許多學術名家的力作。像著名的中國民族史大家林惠祥、民族學家吴文藻、楊堃、聞宥、楊成志、林耀華、文理兼通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潘光旦、考古學家董作賓、歷史學家岑仲勉等大師級學者的名篇巨作都載入其中,他們對民族問題、邊疆問題、對人類學、社會學的研究高屋建瓴,往往具有開創性,完全可以成爲今天從事這些領域學習和研究之學人的重要參考文獻,更是學習學術論文寫作的津梁。如林惠祥的《民族學説的新綜合——新進化論》、吴文藻的《功能派社會人類學的由來與現狀》、潘光旦的《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中的人口問題》、聞宥的《麽些象形文之初步研究》、芮逸夫的《西南民族的語言問題》、《中國親屬稱謂制的演變及其家族社會組織的相關性》、楊成志的《人類學的史的發展鳥瞰》、林耀華的《分析語言意義對於民族學的貢獻》、岑仲勉的《<隋書>之吐蕃——附國》《夏時與狄族》、淩純聲的《苗族的地理分佈》、馬長壽的《康藏民族之分類體質種屬及其社會組織》、楊堃的《民人學與民族學》以及吴定良的《人類面骨扁平度之研究》、何聯奎的《佘民的地理分佈》等等,皆可謂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的經典之作。除了以研究爲主的專刊《民族學研究集刊》以外,《補遺》中的其他一些期刊,也或多或少地載有一些高水準研究成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讀者閲後自會各有收穫。

除以上幾點之外,《補遺》所收民國期刊,還保留了大量的調查報告、資料統計以及圖像資料,包括名人照片和大量題詞,這些報告和資料,儼然就是今天編寫地方誌的直接素材,而那些名人題詞和圖像,又可作爲今天研究民國人物的重要參考,同樣值得重視。

最後需要説明的是,《補遺》所收皆爲民國時期的所謂舊期刊,期刊所反映的無疑是民國時代的歷史狀況,每部期刊中的文章都必然帶有民國社會的烙印,因此,以今天特定的思想意識形態和新的研究水準去對待這些文獻資料,自然會産生一些偏差。不僅今天的社會政治制度與民國時期大不相同,就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以及自然科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水準而言,今天也在許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性進步。對於《補遺》這樣的歷史文獻,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對於學術研究,仍然應該遵守“有一份材料出一份貨,有十分材料出十分貨,没有材料就不出貨”的原則,杜絕没有材料的空話。

《補遺》已經將材料整理好,相信學術界一定會出現更多更好的新貨。

李德龍

於中央民族大學

主编简介

李德龍: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

李德龍,男,漢族,1956年生,北京人,博士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獲歷史系(今歷史文化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今歷史文化學院),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留學日本一年。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爲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中國民族學會漢民族分會理事、全國民族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民進北京市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

擔任《英藏敦煌文獻》第1、2卷副主編,《中國軍事通史》主要撰稿人,出版《中國軍事通史(西漢卷)》《漢初軍事史研究》《黔南苗蠻圖説研究》等專著,翻譯《唐代均田制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中國古代史論稿》《中國華南民族社會史研究》等日文著作,近年受聘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歷代日記叢鈔》大型文獻資料201册,作爲副主編編輯出版《中國民族問題文獻檔案集成》125卷,主編《新疆巡撫饒應祺稿本文獻集成》38卷等。發表《試論唐後期寺院經濟的特點》《敦煌遺書‘受戒牒’初探》《唐代佛教宗派與社會經濟》《敦煌遺書所反映的寺院僧尼財産世俗化》、《敦煌遺書S8444號研究——兼論唐末回鶻與唐的朝貢貿易》等論文、譯文數十篇。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專案《清代民族圖册綜合研究》。




序 二


20世紀初期,中國近現代社會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涌現出各種社會思潮。這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中國道路走向的思想歷程。也是中國人民在面臨着列强侵略、壓迫的情況下,不斷反抗,掙扎的抗爭史。在思想文化領域,各類圖書期刊的出版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和思想動向,其中少數民族期刊是民國時期出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瞭解近代邊疆民族地區社會發展狀況和展現民族學研究的成果及動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這些期刊文獻在唤醒民眾、傳播科學、啓迪思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6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一書,該書從我國現存的300餘種,1950年以前出版的有關少數民族的報刊中精選出100餘種,按其發刊地分類,編爲北京、南京、上海、四川等20卷100册,每卷之中,原則上按刊物的創刊時間先後編排。爲方便讀者查閲,書後附有刊物的音序索引和筆劃索引。該叢書所收刊物内容豐富,涵蓋了有關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軍事、教育、習俗、地理、生活等各個方面,爲少數民族研究提供歷史資料和綫索。成爲少數民族期刊文獻整理的開山之作。

2011年,知識産權出版社又出版了《邊疆民族地區舊刊輯録》和《邊疆民族地區舊刊續編》,分爲東北和北方、西北及西南、綜合、西北邊疆、西南邊疆(上)、西南邊疆(下)、綜合東北北方等七部分,着重從邊疆地區的視角整理挖掘當時出版的反映當地社會發展、民族文化、經濟建設、民俗風情等方面的期刊文獻,其中不乏名人大家經典之作,在今天看來依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是無須諱言,以上兩種大型民族期刊類文獻均存在著搜集文獻數量不足、系統性、專業性有待完善等問題,特别是部分有代表性的民族類期刊未能收録,這主要是由於時代久遠、期刊出版發行數量較少,特别各種期刊是分散收藏在各地各單位,系統搜集整理挖掘相關文獻確非易事,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公司組織部分專家學者包括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李德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圖書館館長陳杰等對近代出版的有關民族邊疆地區的期刊文獻進行了全面梳理,在拾遺補缺的前提下,篩除以上兩部民族期刊類文獻彙編中已經刊出的文獻,在確保期刊學術性和資料性的基礎上,遴選出107種民族邊疆類期刊,彙集成這部《近代民族邊疆期刊補遺》,力求比較全面地揭示我國近代民族學研究成果與邊疆地區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概貌。

近代以來,受到内地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影響,邊疆地區逐步打破了封閉狀態,開始陸續創辦各類期刊和報紙。如1914年九月至1926年12月期間出版的《新疆公報》和1918年8月創刊、1919年停刊由甘肅省蘭州市邊聲週報社出版的《邊聲週報》都是屬於早期民族邊疆類期刊的代表性刊物。這些期刊報紙大致分爲兩類,一類由當地政府及文化人士創辦,另一類由中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或全國性學術團體創辦。由於都是面向當地讀者,内容以本地新聞、時事評論、歷史研究、民族調查等爲主。經年累月,這些舊期刊承載的資訊對學術研究者來講已經成爲不可多得的資料;又由於這些舊期刊發行量較少,傳承保存有一定困難,現在僅分别收藏在各個單位,所以學者要系統搜集利用比較困難。本文獻擬系統發掘傳世的邊疆民族地區舊期刊,使之成爲相關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總體而言,本文獻與已經出版的兩部文獻彙編相比具有自身的特點:

首先,這部文獻彌補了《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和《邊疆民族地區舊刊輯録》的不足,收録了以上兩種文獻彙編中没有收録的有關民族和邊疆的重要期刊,如由中山文化教育館編輯, 商務印書館印行的《民族學研究集刊》。該刊共計出版六輯,中國民族學會全體會員擔任特約撰稿人,不少著名學者如黄文山、淩純聲、林惠祥、吴文藻、楊堃等都在此集刊上發表文章,該刊所刊發的中國民族學的許多重要文章已經成爲近代我國民族學研究的經典之作,應該説《民族學研究集刊》是中國民族學研究早期發展史中的一份核心學術期刊。再如《新廣西》《新新疆》《新蒙古月刊》《新綏蒙》《開發西北特刊》等期刊都從不同視角反映了各民族地區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對於當下研究者瞭解和掌握民族區域的歷史發展和演變不無裨益。

其次,民族研究歷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對於傳播進步文化、啓迪民眾思想、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統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現實意義,該文獻收錄的多種研究邊疆和民族問題的期刊,如《邊聲》《邊政》《邊疆月刊》《中國邊疆》等期刊收録的論文主要觀點都是闡述民族地區穩定和發展、推動國家進步和統一,特别是在當時大環境下,在構建中華民族意識和國族意識方面,民族邊疆期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多數期刊限於當時條件,紙質極差,印刷品質也非常粗糙,流傳爲數不多,但這些刊物仍不失其價值,成爲我們研究20世紀上半葉民族邊疆問題的第一手資料。

再次,該文獻相比以往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和《民族邊疆地區舊刊輯録》而言,在期刊收録範圍中有所側重,重點收集了當時有關民族邊疆地區經濟發展的期刊文獻,如《貴州實業雜誌》《西北資源》《開發西北》《雲南實業月刊》《貴州農礦公報》《貴州企業季刊》《殖邊》等,其中部分資料性文獻對於研究近代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回顧往昔,這些文獻中對於當時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設想和目標今天已經變成現實,今天的邊疆民族地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歷史文獻整理和開發的現實意義。

同時在歷史文獻整理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類問題,本書亦不例外,在此一并説明。

1、在眾多期刊之外,有一份於1949年之前出版的報紙副刊。這就是中國民族學會西南分會主辦的《廣東日報 》副刊。1948年5月,中國民族學會西南分會在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研究所人類學組召開了1947年度年會 。這也是該分會的第一次年會 。決議出版年會專刊。在這次會上,爲了使知識界更明瞭會員們的研究工作,引起更多的人對民族學的興趣,經過商議決定出版一個名爲《民族學刊》的週刊,作爲在出版困難的情形中會員公開討論、共同發表研究成果的園地,由鄭師許、岑家梧、江應樑主編,在《廣東日報》上定期刊出,該刊自1948年5月17日到1949年3月25日,每週出版一期,共出版45期。從該刊登載的文章可以看出,在該刊上撰稿者有楊成志、衛惠林、羅香林、鄭師許、岑仲勉、黄文山、陳序經、岑家梧等著名學者,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説,它不屬於期刊的範圍,但是考慮到它的學科内容和搜集來之不易易,還是將其收録其中。

2、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着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城市的相繼失守,中國東南半壁江山陷落,西北在抗戰建國中的地位、作用與意義日益突顯,國人開發西北的呼聲再度興起。有關西北研究的文獻不斷問世,先後有多種署名同爲《新西北》的期刊問世,在《邊疆民族舊刊續編》一書中曾收録一種由上海西北學會總務部編輯出版的《新西北》,本書則收録了分别由西北學會研究部、新西北社、河南大學西北研究會編輯出版的三種《新西北》,這些期刊所刊發的論文其宗旨是爲宣傳西北開發,研究西北問題。從總體上對西北開發、抗戰建國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其基於西北開發而對西北歷史與現狀的考察與研究,對於當時及以後的西北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啓示與參考價值。

3、本著弘揚愛國愛教的文化價值出發。本文獻中收録了一批以宗教或宗教團體爲主題的專刊,如《清真鐸報》《中國回教救國協會會報》《回教論壇》《回民青年》《回教文化》《清真週刊》《漢藏教理院年刊》等等。這些宗教類刊物從所載内容來看,大致可分爲三類,一是宣傳宗教教理教義,講解宗教歷史、文化等基本知識,二是號召教眾團結起來,三是擁護政府積極抗日。總起來説都主張愛國愛教。比如《漢藏教理院年刊》以佛教弘法内容爲主,但十分强調漢藏團結,體現出其愛國愛民、藏漢一家親的思想意識。又如《回教論壇》在其刊發的論文中積極主張團結一致抗戰,今天看來依然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特别需要説明的是,由於年代遙遠,部分期刊原件出現模糊不清的狀況,我們根據文獻的實際狀況對於不適合出版發行的文獻没有予以收録,還有個别文獻缺期的現象,因此存在這小部分民族類期刊没有收録的情況,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小小的遺憾,留待後來人加以彌補和完善。

在本文獻即將整理問世之際,特此特别感謝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原圖書館館長李德龍先生爲本部文獻的編輯和整理所投入的大量精力和心血,他對於其中收録的每一種文獻都進行了研讀,對於文獻收録範圍、體例編排、内容確定等方面都提出了寶貴意見,爲本文獻的順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背景下,我國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黨和國家爲學術研究和學術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文獻是歷史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記録了中華文明演進的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只有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基於這一點,對於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這也是本部文獻問世的重要意義所在。


陳杰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圖書館



主編簡介


陳  杰:

198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副研究館員。

2013年迄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圖書館工作,任圖書館館長。

202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文獻資訊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圖書館學、東南亞華人研究。

近年來學術成果:

⒈ 對構建專業圖書館資訊服務體系的幾點思考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研究的新視野-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年中國書籍出版社

⒉ 新形勢下專業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圖書館界》2012年第3期

⒊ 從文獻出版發行視角看民族學與人類學文獻資源建設 《中華資訊科學論壇》2013年第一卷

⒋ 大資料時代背景下的專業圖書館資訊服務探討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研究的新視野-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4年中國書籍出版社

⒌ 從文獻出版視角看當代沙撈越研究 《八桂僑刊》2018年第四期

⒍ 構建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新篇章—《聚族於斯——馬來西亞華人研究》評介《八桂僑刊》2020年第一期

⒎ 廖建裕與印尼華人研究 《八桂僑刊》2021年第一期

⒏ 海外華人與中華民族共同體 《甘肅民族研究》2022年第二期


一、民族

1册:1-440

《民族週刊》 民族週刊社P1-154

第一期(1935.11)P1-14

第二期(1935.11)P15-28

第三期(1935.11)P29-42

第四期(1935.11)P43-56

第五期(1935.11)P57-70

第六期(1935.12)P71-84

第七期(1935.12)P85-98

第八期(1935.12)P99-112

第九期(1935.12)P113-126

第十期(1936.1)P127-140

第十一期(1936.1)P141-154

《民族学研究集刊》(一)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P155-440

第一期(1936.5)P155-440


2册:1-440

《民族学研究集刊》(二)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

第二期(1940.3)P1-308

第三期(1943.9)P309-440


3册:1-508

《民族学研究集刊》(三) 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

第四期(1944.10)P1-174

第五期(1946)P175-350

第六期(1948)P351-508


4册:1-414

《民族战线》 民族战线社P1-222

第一卷第二期(1936.3)P1-38

第二卷第四期(1936)P39-84

第二卷第五期(1937)P85-126

第三卷第二期(1937.4)P127-176

第三卷第三期(1937.5)P177-222

《新民族》(一) 新民族编辑部编P223-414

第一卷第八期(1938.4)P223-238

第一卷第十二期(1938.5)P239-254

第一卷第十七期(1938.6)P255-270

第一卷第十九期(1938.7)P271-286

第一卷第二十期(1938.7)P287-302

第二卷第二期(1938.7)P303-318

第二卷第三期(1938.7)P319-334

第二卷第四期(1938.8)P335-350

第二卷第五期(1938.8)P351-366

第二卷第六期(1938.8)P367-382

第二卷第八期(1938.9)P383-398

第二卷第九期(1938.9)P399-414


5册:1-458

《新民族》(二) 新民族编辑部编

第二卷第十期(1938.9)P1-16

第二卷第十一期(1938.9)P17-32

第二卷第十二期(1938.10)P33-48

第二卷第十三期(1938.10)P49-64

第二卷第十四期(1938.10)P65-80

第二卷第十五期(1938.10)P81-96

第二卷第十六期(1938.10)P97-112

第二卷第十七期(1938.11)P113-128

第二卷第十八期(1938.11)P129-144

第二卷第十九期(1938.11)P145-160

第二卷第二十期(1938.11)P161-176

第三卷第一期(1938.12)P177-192

第三卷第二期(1938.12)P193-208

第三卷第三期(1938.12)P209-224

第三卷第五期(1938.12)P225-228

第三卷第六期(1939.1)P229-244

第三卷第七期(1939.1)P245-260

第三卷第八期(1939.1)P261-276

第三卷第十期(1939.2)P277-292

第三卷第十四期(1939.3)P293-308

第三卷第十七期(1939.3)P309-324

第三卷第二十期(1939.4)P325-340

第四卷第二期(1939.5)P341-356

第四卷第三期(1939.5)P357-372

《东方民族》 东方被压迫民族通讯社P373-414

第一卷第一期(1929.4)P373-380

第一卷第二期(1929.4)P381-388

第五卷第六期(1931.3)P389-392

第五卷第二十二期(1931.11)P393-396

第五卷第二十四期(1931.12)P397-400

第六卷第一期(1932.6)P401-402

第六卷第二期(九一八抗日特刊)(1932.9)P403-406

第六卷第三期(1932.12)P407-414

《民族学刊》 P415-458


二、宗教

6册:1-382

《回教文化》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P1-196

第一卷第一期(1941)P1-54

第一卷第二期(1941)P55-130

第一卷第三、四期合刊(1942)P131-196

《班禅驻京办公处月刊 班禅驻京办公处1931  P197-336

《回教青年》 回教青年月报社P337-382

第一卷第十四、十五期合刊(1937.6)P337-362

第六卷第三-六期合刊(1944.6)P363-382


7册:1-462

《回族青年》 回族青年社P1-244

第一卷第一期(1933)P1-18

第一卷第二期P19-34

第一卷第三期P35-50

第一卷第四期P51-64

第一卷第五期P65-74

第一卷第六、七期合刊P75-90

第一卷第八、九期合刊P91-118

第一卷第十期P119-140

第一卷第十一、二期合刊P141-164

第二卷第一期P165-188

第二卷第二期P189-206

第二卷第三期P207-226

第二卷第四期P227-244

《清真週刊》 清真书报社P245-462

第一卷第一号(1921)P245-258

第一卷第二号(1921)P259-276

第一卷第三号(1921)P277-292

第一卷第四号(1921)P293-308

第一卷第五号(1921)P309-326

第一卷第六号(1921)P327-346

第一卷第七号(1921)P347-366

第一卷第八号(1921)P367-386

第一卷第九号(1921)P387-406

第一卷第十号(1921)P407-426

第一卷第十一号(1921)P427-446

第一卷第十二号(1921)P447-462


8册:1-452

《汉藏教理院年刊 汉藏教理院P1-320

第一期(1934.3)

《回教论坛》(一)P321-452

第二卷第六期(1939.9)P321-352

第二卷第七期(1939.10)P353-386

第二卷第八期(1939.10)P387-416

第二卷第九期(1939.11)P417-452


9册:1-418

《回教论坛》(二)

第二卷第十期(1939.11)P1-38

第二卷第十一期(1939.12)P39-78

第二卷第十二期(1939.12)P79-108

第三卷第二期(1940.1)P109-138

第三卷第三期(1940.2)P139-176

第三卷第四期(1940.2)P177-210

第三卷第五期(1940.3)P211-246

第三卷第六期(1940.3)P247-290

第三卷第七期(1940.4)P291-326

第三卷第八期(1940.4)P327-358

第三卷第九期(1940.5)P359-386

第三卷第十一期(1940.6)P387-418


10册:1-372

《回教论坛》(三)P1-348

第四卷第一期(1940)P1-30

第四卷第二期(1940)P31-60

第四卷第三、四期合刊(1940)P61-92

第四卷第五、六期合刊(1940)P93-120

第四卷第七、八期合刊(1940)P121-152

第五卷第一期(1941.1)P153-186

第五卷第二期(1941.2)P187-220

第五卷第三期(1941.3)P221-260

第五卷第四期(1941.4)P261-294

第五卷第五期(1941.5)P295-324

第五卷第六期(1941.6)P325-348

《回民青年》 中国回民青年会编(1947)P349-372


11册:1-460

《清真铎报》 云南清真铎报社P1-176

新十五号(1945.5)P1-16

新十六号(1945.7)P17-32

新十七号(1945.9)P33-48

新十八号(1945.10)P49-64

新十九、二十号合刊(1945.12)P65-88

新二十八、二十九期合刊(1946.11)P89-112

新三十期(1947.1)P113-128

新三十二期(1947.3)P129-144

新三十三期(1947.5)P145-160

新三十五期(1947)P161-17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一)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P177-460

第一卷第七期(1926.7)P177-208

第三卷第二期(1940.11)P209-250

第三卷第三、四期合刊(1941.2)P251-326

第三卷第五期(1941.3)P327-366

第三卷第六期(1941.4)P367-422

第三卷第九期(1941.7)P423-460


12册:1-422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二)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第三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1941)P1-38

第四卷第一期(1942)P39-70

第四卷第二、三期合刊(1942.3)P71-114

第四卷第四期(1942.8)P115-168

第四卷第五-八期合刊(1942)P169-210

第四卷第九-十二期合刊(1942.12)P211-248

第五卷第一期(1943)P249-278

第五卷第二-五期合刊(1943.5)P279-310

第五卷第六-八期合刊(1943.8)P311-334

第五卷第九-十二期合刊(1943)P335-372

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1944.2)P373-398

第六卷第三-五期合刊(1944.5)P399-432


13册:1-438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三)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P1-80

第六卷第六-九期合刊(1944.9)P1-24

第六卷第十-十二期合刊(1944.12)P25-44

第七卷第五期(1947.3)P45-60

第八卷第一期(1948.6)P61-80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一)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P81-438

第一卷第一期(1939)P81-120

第一卷第二期(1939.10)P121-164

第一卷第三期(1939.11)P165-196

第一卷第四期(1939.11)P197-238

第一卷第五期(1939.12)P239-264

第一卷第六期(1940.1)P265-316

第一卷第七期(1940.1)P317-352

第一卷第八期(1940.2)P353-398

第一卷第九期(1940.2)P399-438


14册:1-42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二)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第一卷第十期(1940.3)P1-44

第一卷第十一期(1940.3)P45-78

第一卷第十二期(1940.4)P79-112

第二卷第一期(1940.4)P113-150

第二卷第二期(1940.5)P151-182

第二卷第三期(1940.5)P183-208

第二卷第四期(1940.6)P209-238

第二卷第五期(1940.6)P239-268

第二卷第六、七期合刊(1940.7)P269-310

第二卷第八、九期合刊(1940.8)P311-342

第二卷第十、十一期合刊(1940.9)P343-394

第二卷第十二期(1940.10)P395-426


message message